很多人,進廚房時元氣滿滿,洗菜,切菜,炒菜,顛勺,刷鍋,清理臺面……一套整下來累的不行,好菜在桌上也沒興致吃飯了。燒飯這么累,多數是操作臺高度沒做好!
其實,就算廚房只有3㎡,只要在細節上處理好了也會很好用。為了避免大家犯同樣的錯誤,來了解一下廚房的高低臺吧~
1.為什么要做廚房高低臺?
廚房高低臺,其實就是把水槽區和灶臺區分開,做成不一致的使用高度。
科學反復試驗得出,廚房操作臺的高度一般為85~90cm最佳,這個高度正好是身高1.6米的女主人手臂自然抬起的高度。
這樣的設計才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,因為炒菜和洗菜是不同的姿勢來操作的,如果水槽區和灶臺區的高度一樣的話,下廚的時間久了,胳膊和腰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酸痛,使用上非常不方便。
2.廚房高低臺怎么做?
知道廚房高低臺這么重要了,我們應該怎么設計呢?其實裝廚房高低臺,主要做好這3點就可以了。
1.水槽區高于灶臺
對于L廚房,一般的布置結構是水槽和灶臺分布在兩面墻上,兩面墻的拐角點剛好可以做成兩個高度,不會有突兀的感覺。如下圖▼
如果是一字型廚房的話,就需要在中間設計高低臺了。
2.區分水槽區、烹飪區、操作臺三個高度
根據廚房的烹飪流程來說,洗菜的水槽區和切菜的操作臺相鄰是最方便的,洗完菜直接放在隔壁的切菜臺操作就可以了,線路最短使用起來也是最方便的。
一般來說,洗菜的水槽區和切菜的操作臺高度是相當的,炒菜的烹飪區高度略低于其他兩個區域,這樣才是人性化的設計。
3.高區和低區的高度差
廚房臺面的具體高度要根據下廚人的身高來定。一般來說,灶臺要低,大概在70-80公分;水槽臺面要高,在80-90公分,也就是說兩者高度差在10公分就可以了。
如果廚房放洗衣機的話,那較高的臺面高度還要根據洗衣機的高度來定。▼
你家廚房設計的科學嗎?有沒有什么讓你覺得可以完善的地方?作為標準型吃貨,廚房設計要杠杠過硬才行吖~